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转发】为乡村教师书写自己的“口述史”

【转发】为乡村教师书写自己的“口述史”

2019年01月31日 17:25:11 访问量:1632
为乡村教师书写自己的“口述史”
本报记者 康 丽

    “乡村教师的故事,不只是教育的事情,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这套丛书记录了乡村教师的世界,也记录了70年中国教育走过的道路,给教育科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历史资源。”1月15日,在“发现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研讨会暨“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不无激动地表示。

    与以往的发布会不同,这次发布会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感动”,尤其是江西省铅山县天柱山乡紫源村赵家坞邓源小学教师王小红、云南省腾冲县水城完小烧灰坝教学点教师余正昆的讲述,更是让大家几次落泪,仿佛“穿越”到几十年前的乡村教学点。

    王小红、余正昆的故事被写进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胡艳主编的“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套丛书通过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五代乡村教师群体的口述历史研究,全面呈现大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生命故事。

    为乡村教师写史

    近年来,口述史研究逐渐升温,但为乡村教师群体专门撰写的口述史,这还是第一部。

    为什么专门为乡村教师写一部口述史?作为丛书的发起者、口述史团队负责人,郑新蓉直言“源于感动”。

    “他们是乡村孩子的启蒙教育者,会在粮食短缺的年份省下口粮给学生,在师资不足时任全科教师,甚至在没有教室时把自家的房屋贡献出来。”从事了几十年乡村教育研究,郑新蓉结识了一个个乡村教师,从这些教师的身上,她体会到什么是坚韧和奉献,“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是因为乡村教师的存在,使原本依赖于传统农业文明、孤立的乡村社会不被现代社会所抛弃”。

    让郑新蓉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部中国教师史或者当代乡村教师史之类的著作。

    “以往的教育史研究更多地关注制度、思想、重要人物、教育普及等大历史,很少关注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个体的历史。但忽视乡村教师的历史,很难算得上完整的教育历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

    “我们有必要为乡村教师撰写历史。”郑新蓉表示,在快速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和乡村教育的脉络和历史被快速更替和遗忘,需要被挖掘和记录。作为乡村教育坚实的脊梁和基石,千千万万个普通基层教师的声音和故事值得被书写和记录。

    与传统的史学著作不同,作为丛书主编的郑新蓉、胡艳认为,教师口述史就是用乡村教师自己的语言和声音、记忆和情感来书写。这里有他们的生命历程,有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有教师个体与乡民的关系等,这样的口述史能为教育研究、教师研究提供许多鲜活、落地、有价值的史料。

    “乡村教师是一群特殊人才,是小角落的大世界。而口述史是历史的另类摄像机,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新方法。每一名教师的口述史就是他所在物理空间连通所在历史的史诗。”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评价说。

    还原乡村教师生命经验

    乡村教师那么多,如何在口述史里一一呈现?

    早在21世纪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团队就开始着手进行乡村教师口述史的工作。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教师口述史中心”,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

    在综合考虑性别、地域、民族的基础上,郑新蓉及其团队将乡村教师分为5个代际,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抢救式”采访。

    尤其是新中国第一代乡村教师,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可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活化石”,他们的口述资料不仅呈现自己的个人历史,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定的社会文化脉络与教育现实,勾勒出以战争、人民公社、土地改革、扫盲运动等主题为线索的历史画卷。

    如今面世的“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共分5册,分别是《开拓者的足迹——新中国第一代乡村教师口述史》《泥土上的脚印——新中国第二代乡村教师口述史》《大山里的开拓与守护——少数民族乡村教师口述史》《撑起教育的半边天——乡村女教师口述史》《回归与希望——乡村青年教师口述史》。

    “这套丛书涉及的乡村教师,从地域来说,覆盖了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教师的出生年代来说,覆盖了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每个阶段;从民族构成来说,覆盖了14个民族。这套丛书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乡村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情操,还原了乡村教师的生命经验,再现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钟秉林表示。

    助力教育发展

    作为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乡村教师群体研究,在与会学者看来,“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的意义还可以拓展得更多。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评价这套丛书在研究方法上做了极有意义的范式转变,它不是从书斋到书斋、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模式,而是真正“用脚做学问”,有人类学的扎实基础,重视他者,带有情境性、可信性、史料性,必将影响到国内的教育教学研究。

    “这套丛书是对新中国教育史的抢救和记录。”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对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予以肯定,他认为口述史具有历史的质感和温度,也极具研究性,教育口述史对于未来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面动员多元化办学方式,八九十年代的“三教统筹”等都是非常好的中国经验,对于反思当前的应试教育怪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弱势群体的声音应该被重视,历史和社会的全貌需要被描绘,教育研究需要思想史、制度史,也需要实践史,乡村教师口述史就是很好的例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表示,成人教育、农民技术教育如何与乡村普通教育结合,这些活历史存在于具体的教师身上,由此引发的农村教育价值,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编辑:蒋仕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