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课程改革不等于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不等于校本课程建设

2017年05月12日 12:04:41 访问量:46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图改变由国家统一制订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统一安排教材的做法,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举的课程政策,增强学校课程实践的活力。许多学校将课程建设与特色教育联系起来,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出台后,进一步促使各地学校重视课程建设和发展。

不过,有些地区将“深化课程改革”理解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我不赞同这一观点。深化课程改革要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其所指的是“学校中的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主体,从本校实际出发进行课程规划,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并开发学校自己的课程的过程。它强调学校在课程规划、建设与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意义,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性,这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学校课程建设首要在于课程规划,根据国家课程的总体要求,分析校情、学情与培养目标,形成本校的课程框架,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以及学习活动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学校课程规划除了“描绘”课程建设的框架与目标外,还要对课程建设的路径进行必要规划,常见路径有三种:

一是采用课程。这是一个“拿来并消化”的过程。对学校来说,课程建设的成果未必是成型的教材,许多国家课程便是选用教材。学校课程建设就是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是将“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的备课过程。这是课程标准的学习化设计与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也是学校课程建设最重要的部分。

二是改良课程。课程的产生往往有其相应的“土壤”,一些引进的课程还需要经过“适应性调整”才能为己所用。

三是创生课程。当学校需要某些课程却无从“拿来”或借鉴时,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创建便是勇敢的选择。这种课程建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课程建设的路径,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校本课程建设只是其中的局部。课程建设未必都是原创的过程,但肯定包含教师的智慧活动。

既然学校自己创生的课程只是课程框架中的一部分,那么区域教育部门便有不可推卸的课程建设责任,区域课程建设与学校课程建设应有不同的侧重。区域教育部门要建立支持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课程建设机制,为学校提供丰富且成熟的课程资源。

如果将课程分为文化课程、应用课程和体艺素养课程,区域层面则要加强文化课程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内容确定、结构关系明确的课程,没有必要自下而上重复建设。以知识补充、领域拓展为特点的课程,应由区域层面统筹建设。区域层面要研究学科课程建设框架,规划有一定顺序修习关系的文化课程体系,供学校选用、开设,让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主要是在课程的二次开发方面下功夫,并以应用类课程和转变学习方式课程为重点,特别关注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较强的“项目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与区域课程建设协同的分工机制。

区域层面还要建立和健全课程征集与积累机制,及时搜集、筛选、积累、推广来自基层的优秀课程,鼓励学校的课程创造力,以专业力量促进分散的专题课程标准化、系统化和成果化。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2017年05月10日第13版  版名:课改研究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