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读共写 > 【推荐阅读】文字的力量

【推荐阅读】文字的力量

2011年04月17日 21:46:43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624
文字的力量
 来源:陇东报社   作者:秦铭   编辑:张莉
 

  秦铭的散文集即将付梓,嘱我作序。兄令难违,慨然从命。夜深人静,面对《时空回眸》汇集的这些厚重的文字,似有千言万语,一时却不敢下笔。
  仰望寥廓的天宇,一弯明月似乎照彻我的五脏六腑,我惊叹自然的力量。我想起秦铭的一个笔名时月。我们认识时,秦铭还叫秦明,初读他显微知著的文字后,觉得他的文字与我阅读记忆中的“秦时明月”相似——神气清朗,宁静致远,就坦陈我的意思,怂恿他起笔名时月,他坦然受之。并以此笔名发表了不少境高意远的作品。
  与秦铭相识、相交、相知缘于对文学的共同热爱。1988年我参加组建镇原县监察局时,秦铭已是县纪委年轻的老纪检干部,工作的关系走到一起,文学让我们成为好兄弟。一获取中意的好书,总要拿给对方炫耀。一结交文学朋友,总要设法介绍给对方。一有得意之作,总想让对方先睹为快。一接发稿刊物,总会让对方闻闻油墨飘香之味。一起背着蒸馍赴北京到鲁迅文学院参加诗会。一起研究改稿,会诊文字语境得失。一起挤时间郊游,呼朋唤友去采风。一起聚宴饮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妻子都说,你们似乎真的合二为一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走路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半夜了,还在一起喝茶聊天,切磋文字,一天不见,心里好像缺了什么,空落落的。等到见了面,交换了各自的心得思想,才自觉踏实。我们知道,这是文字的魅力。
  就这样,我们借助相互激励,一路自信地坚持书写岁月赐予的幸福和痛楚。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自身弱小的生命,在文字光芒的照射下,我们获得了力量,在原野站立起来,秦铭笔耕的园地尤显葳蕤,他的诗文不时被各种选本选载。散文《刀客》曾被北京教育出版社和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标中学生课外读本》选载,初印四万多册,后一版再版。虽然生活像季节更替一样,有春夏秋冬,但是文字的阳光,总能唤醒我们去绽放花朵。
  花朵的动人在于开放,果实的香甜在于奉献。秦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篇章,何尝不是思想开放的花朵,汗水浇灌的果实。
  秦铭说,“正因为有文庙,也有这样的传说,小城的人们特别崇文尚德,宁肯自己吃糠咽菜,穿补丁衣裳,也要供给孩子们读书识字,再穷,墙壁上也要挂一些字画。历朝历代,小城的人们都十分敬重识书作文之人。现在,每年从小城走进高校大门的学生都在千人以上,以文兴城的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说出的,是历史与当下,是传承和弘扬。这时,我想说“市场”与“文化”这两个词的对立统一。“仓廪实而知礼节”,是历史的必然。当下的情景,是“市场”繁荣,“文化”落寞。倾听秦铭的叙说,“山下的村庄点燃了缕缕炊烟,山上一时显得空廓寂静。不一会,喧嚣和暮色沉淀了下来,村庄就像劳累一天的人们,沉沉地睡着了。远处和山角下的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漫天的星星静静地听着人们甜甜的鼾声,牛羊也在睡梦中不紧不慢地反绉着一天的往事,鸟儿偶尔跌落梦呓声,使深夜显得越发地沉静,仿佛一切都睡着了。”暮然回首,“深夜,总有一些事情醒着,有一些人醒着。”秦铭的文字是警醒的,灿若星辰,能让茫然失措的眼睛瞅见希望。
  “小城的北山玉皇大殿四周被汉柏围绕,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冬天万物入眠,草木枯萎,可这些汉柏依然以一种精神青翠着。” “相传这些柏树是东汉时的哲学家、思想家王符亲手栽的。”因此,“长得青绿,长得挺拔,没有一丝俗气,一点浮躁,硕大的树冠只有顽强和韧性让人们举目仰望。”文如其人,《汉柏》树立起来的气象,就是作者挺起的风骨和志向。秦铭深知《走入中年》所肩负的使命和担承,“走入中年,不是荣耀,更不是享受。而是一种责任,一种牺牲,一种忍辱,一种成熟,一种收获,一种风景!”
  《时空回眸》所展现的,正是秦铭所要担当的。 从“岁月之河”走来的,是文字栽植的记忆,犹如大原颜色厚重的庄稼,唤醒的不仅是饥饿的酸楚,还有美食的愉悦;不仅是传承已久的耕读乐,还有厚德载物的精气神;顺着“田野之风”远远就能望见,村口醒着的那棵大杏树,村庄的春天和丰硕总是如期而至;“苍生之情”,拳拳服膺,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六月的黄土高原气温很高,父亲却穿着厚厚的洗得发白了的西装,我便给他买了一件衬衣,当我帮父亲穿上时,父亲竟然像孩子一样哭了,我心灵的深处一阵震颤,震颤之中又有许多愧疚”。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流泪了。“是啊,我们总是去忙工作,去顾及自己的小家,关心和回报年迈父母的太少了,欠他们的也实在太多。我知道父亲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可以买许多的衬衣,甚至买更高档一点的衬衣,但他却为我买的几十元一件衬衣而感动,这种感动是人世间、父子间朴素的真情的流露,是金钱无法买来的。原来父亲给儿子东西时,儿子会笑;儿子给父亲东西时,父亲会哭。”人世间的真情,在秦铭的心中涓涓流淌。情感和思想展开的翅膀,足以翱翔时空。秦铭之所以倾注笔墨,用大篇幅从《我的祖父》缓缓说起,“直到祖父去世一周年祭奠之日,我才想起应该写一点关于他的文章,便翻箱倒柜地寻找他生前留下的日记和材料,寻找我记忆扉页中的一些残缺的碎片,就像考古挖掘那些零零碎碎的陶片,试图把它拼成一个完整的陶罐。”他试图从“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去读懂“在96岁的高龄时才停笔”的祖父。他终于看到,“祖父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一本他自己用人格、真诚和生命写成的书。”“也正像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教授虞愚在祖父80寿辰之时,对祖父的评价:养浩然之气,为大我而生。仁者寿,德者无量寿。”文以载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文字的力量,莫大于此。面对明灯,读秦铭兄倾心栽植的这些文字,能给我的丹田注入充盈的真气。相信缓步走进这些文字的读者,也会眼前一亮的。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